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重点工作 > 执行结果公开 > 决策部署
    铁西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0-12-25 08:54 来源:鞍山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点击:

    铁西区十八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之十四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12月24日在鞍山市铁西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范丹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六稳六保”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活力城市建设和“三个互动体系”要求,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发展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展动能不断集聚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主动做实经济数据,努力消除疫情影响,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坚持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建链、强链、补链签约重点项目162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71个,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40亿元。卧龙电气、华润热电联产、北大医学部健康产业综合体、希尔顿五星级酒店、万科城市之光等标志性项目成功落户铁西。同益光电等15个装备制造项目相继投产,朗致药业等8个健康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华润雪花啤酒等16家企业完成增资扩产,装备制造和食品药品健康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凸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09家,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人民路省级商贸流通集聚区更具规模,“社区经济”、“月亮经济”日趋活跃,“四产融合”深入发展,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城市活力和消费热度不断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引领,“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审批服务办理时限大幅压缩,48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帮助企业争取资金3.39亿元,减税降费3.95亿元,清偿拖欠中小民营企业账款1.03亿元,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党政机关、街道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繁荣置业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和区属集体企业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改革持续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100%。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帮助卧龙电气、创鑫环保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成功承办中国鞍山·韩国昌源中小企业经贸洽谈会。签订铁西-建邺“飞地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经济合作、干部对标学习长效机制,打造鞍宁合作铁西模式。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区品质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整改,75个案件全部销号。建成区内2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投资1.8亿元的运粮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实施。划定畜禽禁养区域,杨柳河、运粮河水质均达到Ⅴ类以上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成功申报东北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累计获得2.4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地下管网等改造工程92个。投入近3.5亿元,高标准改造修复5条市管道路和99条区管道路。投入4.6亿元,193万平方米1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竣工,工焦社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快建设中。10个占道经营市场全部取缔,城市管理日趋规范。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社会事业日益进步、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精准脱贫。投入770万元对岫岩实施对口产业扶贫。搭建区、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成8890就业服务中心。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累计支出社会救助资金2.7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铁西实验学校(沈阳实验学校鞍山分校)建成投用,19所学校操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全民健身活动获评省级先进区。建成区街社区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区级财力配比5亿元,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投入2600万元,新建、改扩建社区办公用房12处,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标,千平高标准示范社区达到6个。建成区、街、社区三级8890群众诉求平台,解决诉求2.5万件。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筹措资金2.5亿元,破产改制企业17户,安置职工2万余人。争取国开行棚改贷款8.36亿元,妥善安置回迁居民7538户,分配廉租房公租房5600户。土地征收投入资金7.6亿元,腾空净地30宗106万平方米,历史上已出让未净地问题全部解决。加强债务管理,偿还债务本息2.39亿元。投入资金2.53亿元,各类信访案件有效化解。积极推动铁西供暖设施全面改造,5万余户原北美供暖居民实现温暖过冬。34个小区1.3万户居民已售商品房办证难问题全面解决。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铁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铁西下大气力着重解决历史问题、不断卸下历史包袱、夯实发展基础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主动作为,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铁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2020年,面对大战大考,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不畏艰险、奋起迎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基本完成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同比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7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一)坚持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

    迅速构筑战时防控体系。大年初一火线组建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级领导干部分兵把口,带头下沉,广大党员干部放弃休假、奔赴一线。指挥体系通宵达旦运转、逐日调度部署,各条战线事不过夜落实,守牢各处阵地,成功打造全民参与、联防联控、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战时防控体系。

    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48小时内完成55个社区、7个自然村和重点场所封闭管理,铁西养老院封闭管理经验全市推广。设立30万元疫情举报奖励资金,防疫排查全覆盖、无死角。严防境(域)外输入,率先在全市启用集中隔离宾馆。组建120人的党员先锋队,严守高铁西站检测服务点,累计检测旅客近160万人(次),牢牢守住了鞍山的西大门。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投入1200万元,有效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组织3500名机关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日夜值守在一线检测服务点。全力保障生鲜超市、药店等商家持续开放,开展便民服务。组建心理咨询团队,有效消除一线防控人员和群众的恐慌情绪。汉唐水汇全方位服务来鞍武汉母女、铁西“的哥”丁林教科书般防疫操作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二)全面恢复秩序,努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贯彻实施“春风行动”系列工程,为企业减税降费1.6亿元,减免缓资金1.4亿元,发放援企稳岗补贴1150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730个。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助企融资1.6亿元。组建“融创联盟”,开展“创客咖啡”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区内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有效恢复。

    全面恢复生活秩序。开展线上、线下大型促消费活动,百户“融合联盟”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丰富服务业态,8890幸福驿站实现社区全覆盖。规范发展“两经两纬”月亮经济,促进群众消费,提升铁西活力。织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全区25所学校、1.6万余名师生有序复学复课。

    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坚持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项目攻坚,组建管家团队“一对一”服务、“点对点”破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057万元。推进“三闲一烂”盘活工作,完成10个地块18万平方米土地净地,盘活闲置厂房场地7万平方米、闲置楼宇14.7万平方米,引进北大医学部健康产业综合体项目,闲置近10年的商务大厦ABC座成功盘活。深入推进“飞地经济”,落地项目18个。全年实现千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57个,总投资140亿元,投资36亿元的华润热电联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普天数码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动能持续激发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全区26家党政部门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加大企业诉求办理力度,4起交办的营商案件全部办结,清偿拖欠中小民营企业账款4744万元。落实“春风行动”三号工程,1400名企业信息员精准帮扶,解决问题819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稳步推进国企和机构改革。推动万家房产、繁荣置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成57户国有企业26776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接转,助推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完成4户“僵尸企业”改制出清。全面完成12个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

    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大力发展“三院经济”,中国计量研究院、辽宁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与8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助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争取科技资金530万元。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卧龙电气、创鑫环保被评为省级瞪羚企业,松意自动化、兹森电子等8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同比增长172%,位居全市第一。

    (四)坚持结构调整,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传统工业提档升级。经开区“大规划、大环评”全面实施,经开区“产业地图”逐步清晰。众呈检测入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完达山乳业、科翔仪表等8家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德臣白钢、华工环保等7家停产(半停产)企业顺利盘活,当年形成产值近3000万元。全年实现“个转企”66户、“小升规”7户、“规升巨”1户。

    服务业提质增效。香港丽枫智能酒店等一批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希尔顿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填补了我区五星级酒店空白。万科城市之光等房地产项目销售形势喜人,苏宁、国美等企业线上销售逆势增长。疫情期间,为降低疫情影响、提振企业信心,政府班子化身“网红”为铁西特色产品直播代言。

    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量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高质量完成宁远屯村庄规划编制。运粮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PPP工程全面完成,投资300万元,提标建设双峰线等8条“四好农村路”,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杨柳河滨河公园,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五)坚持建管结合,城乡面貌逐步改善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投入资金2200万元,新建改造维修体育街、六道街等城市道路,完成小区配套、地下管网等12项工程,城区路网和地下管网不断完善,背街小巷更加通畅。投入8100万元,27万平方米的共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惠及居民5157户,获评省旧区改造标杆示范小区。投资4500万元的永乐体育公园项目开工建设,高铁湿地公园项目稳步推进。

    城市管理日趋精细。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显著改善。举全区之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三城同创”,为鞍山全国文明城市复审位列前十做出了铁西贡献。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治成果,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攻坚整治,丰德耐磨等54家企业整改达标任务圆满完成,投入700余万元,更换环保炉具5938套。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推动畜禽禁养区域养殖户搬迁,我区2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污染土壤管控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六)坚持发展为民,群众福祉全面增强

    民生保障不断夯实。全年民生保障累计支出3.2亿元。2800平方米的8890就业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城镇新增就业42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完善五位一体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累计发放低保金6900余万元、各类救助1000万元。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临时救助绿色通道,2628名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面建成。巩固完善医疗保险三重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医疗保障扶贫工作。完成7个小区3172户居民产权证办理,历史遗留的已售商品房办证难题全部解决。

    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年投入6400万元。总投资1.4亿元的铁西实验学校建成使用,新增公办幼儿园5所。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笑傲江湖”传统文化走进校园,7个社会足球场全部建成,两项传统技艺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兴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门诊建成,完成永乐、共和中医馆建设。加强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双拥共建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局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顺利完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办结8890群众诉求1.4万件。投入资金2180万元,化解信访案件232件,圆满完成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安保任务。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秋冬燃气安全整治,加强食品药品、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全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依法行政,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100%,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项目事前评估机制,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得到再提升。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廉政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170件市区人大代表建议、31件市区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民族、审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驻区单位及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心同德、关注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为铁西发展付出辛劳的各位代表、委员,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铁西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二是干部作风还需持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不够,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的问题还在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准确把握发展态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全局,以只争朝夕的态度真抓实干,努力开创铁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区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今后五年,要全力完成九大任务: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区经济实现健康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00亿元台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越10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实现争先进位。

    ——产业升级取得新实效。全面落实“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健康制造产业进一步集聚。“十四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新增 50 家,小巨人企业新增10 家,培育10亿元企业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 35:6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市空间呈现新格局。主城区定位都市生活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经开区定位工业发展主战场,聚焦发展装备制造业、健康制造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铁新区定位为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门户区,启动 1 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形成三大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

    ——协同开放迈出新步伐。开拓国际合作,力争引进外资达到1亿美元。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深化与南京建邺对口合作,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双鞍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与协作配套能力。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全区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满足,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乡污水处理率、绿化覆盖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城市更新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风貌进一步彰显,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区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各位代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饱满的精神、充足的干劲、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我们坚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铁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工作至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推动六大产业发展、抓住人才一个核心、构建三个互动体系“613工程为主导,深入推进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城市活力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筑牢内外防线,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以“市委工作法”为战法,坚持“人物同防”,切实按照疫情防控标准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全链条应急预案,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始终保持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控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二)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一网通办”为抓手,着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承接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审批瘦身、办事提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持续开展政府失信、办事难等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对标学习南京建邺等先进地区经验,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惠企稳岗各项政策,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不断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经开区“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赋予创融公司市场化运营主体地位,推进与中石油等企业合资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引入各方资本,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万家房产等国有企业“三项制度”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市场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完成9户“僵尸企业”改制出清,妥善解决人员安置问题。积极促进域内鞍钢厂办大集体与地方企业融合发展,深度融入鞍钢产业链供应链。为国有企业和鞍钢厂办大集体退休职工提供社会化服务。

        积极引育创新创业人才。以人才集聚为核心,落实“兴辽英才计划”、“柔性引才13条”、“钢都英才计划”等人才吸引政策,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吸引高校毕业生在铁西就业,鼓励采取“星期天工程师”等柔性方式吸引人才参与企业科技创新,鼓励用人单位在域外建设“人才飞地”。依托8890就业服务中心等人才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工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和供给能力,打造铁西特色人才服务品牌。全年招录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才150名,不断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三)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三院经济”,推进正发电路、奇发电子等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支持兰陵易电、国远电力等企业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强化创新主体培育,鼓励鞍钢设计院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建立校企专业对接平台20个,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雏鹰企业5家、瞪羚企业1家。

    壮大制造业两翼。充分发挥经开区工业承载地作用,完善基础设施,设立专项资金,扶植企业发展,推动“一区多园”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着力推动电气设备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基础装备制造三大板块加快发展,大力支持卧龙电气、热工仪表等企业完成增资扩股,推进中建投与华荣重工兼并重组。完成40万平方米土地调规,建设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园,承接华润雪花等企业产能释放,引入王老吉植物饮品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落户,实现食品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为支持方向,鼓励北控水务、德康磁性等重点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应用场景,依托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强化数字赋能,让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发挥毗邻鞍钢优势,建设30万平方米双鞍融合产业园,主动承接鞍钢耐火炉材混改项目,壮大产业规模和工业总量。

    加速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全市城市融合经济体,强化政府引导,设立服务业专项发展资金,依托“融合联盟”,以家电、汽车、美食等不同消费热点为主题,以商业综合体、行业协会、餐饮街区为单位,鼓励企业策划具有文化色彩和地域风情的节日主题嘉年华活动,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以节造市,以节养市,不断提升铁西消费热度,推进传统消费经济扩容升级。繁荣“两经两纬”月亮经济街区,擦亮联营公司等 “老字号”,推出一批餐饮“新字号”。大力培育网红经济、电商经济,利用日新小区、太阳升小区闲置楼宇,谋划推进网红孵化平台、网红直播基地和跨境电商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中石化等网红直播平台做大做强。推动京东体验中心盘活乾元新兴广场项目落地,加快万贯工业品博览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宠物、石材、花卉市场服务功能,做优做精特色专业市场。

    (四)坚持开放合作,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和支撑

    加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力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支持顺丰制衣、申阔机械等企业拓展俄罗斯、东欧市场。主动融入“东北亚经济圈”,组织企业参加上海进博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展会,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带来的重大机遇,重点推进与韩国昌源产业振兴院友好合作,力争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积极推进与南京建邺飞地经济合作,加快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鞍山工作站挂牌运营,加快推进南京联东U谷等项目签约落地。主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加强与周边区县联动发展,承接沈阳优质项目,大力发展配套经济。

    深入推进招商引资。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晰重点招商方向和区域。围绕装备制造、健康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招商力度,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教育、城市书屋、工业遗迹博物馆等项目,开展专题招商。依托创融公司,引进36氪招商平台,举办2次产业招商推介会,开展专业招商。依托行业协会、商会、辽洽会、鞍商大会,开展以商招商。全年实现北大医学部教学实践基地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

    强化项目支撑保障作用。加大项目发展空间整理力度,完成宝得等3个商业地块和经开区3个工业地块的土地出让工作,力争全年提供项目用地3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三闲一烂盘活工作,全年力争盘活厂房场地4万平方米、闲置商业网点2万平方米,确保盘活搁置10年之久的福至地块。强化项目谋划包装,组织12个项目谋划专班,密切跟踪国家支持领域和重点投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一般债、专项债等政策资金支持。实施项目全周期、全流程服务,确保华润热电联产、北大医学部健康产业综合体等26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9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力促紫竹总部大厦、上海信利食品等35个项目复工建设,总投资12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

    (五)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高标准实施城市建设。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契机,完成150万平方米土地的规划调整。投资6700万元完成陶南街等7条道路改造工程,投资300万元实施宁富线等19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建设大道贯通工程加快实施永乐体育公园改造,完成环公园健身步道、足球场、羽毛球场等一期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投资2.1亿元的陶官、开发等5个老旧小区66万平方米改造工程,在市政府帮助下,积极申报投资4.8亿元的启虹、曙光等10个老旧小区116万平方米改造项目。启动经开区新建66千伏变电站和高压线入地管廊工程。积极争取高铁新区1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高新大道建设纳入市级建设规划。

    高水平抓好城市治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投入500万元,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探索建立“路长制”、“楼长制”、“园长制”治理模式。采取市场化、保障性、居民自治等物业管理模式,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施全封闭物业管理,鼓励社区居民挖掘和保留文化印记,全年打造2个“优质物业示范小区”。加大千山西路棚改区域征收力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城市“智理”水平。

    高质量打造绿色生态。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整治、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检测等专项行动。开展散煤替代、散乱污企业、城市扬尘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持续加强河道综合整治,积极争取杨柳河清淤工程,加快畜禽禁养区域养殖户搬迁,推动运粮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如期完成,确保全面实现水体持续稳定达标。全力做好城乡垃圾分类和清运工作,采取购买服务、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

    态监测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坚持对口帮扶岫岩。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积极争取资金,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打造笔管堡村富硒蔬菜种植加工基地。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着力提高就业和保障能力。依托铁西8890就业服务中心,深化与鞍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为区内企业提供订单式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面向全区各行各业,积极开展线上学习、在职培训、跟岗实践,每季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5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积极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合理设置社区养老、社区超市等服务业态,打造服务群众的幸福综合体。积极做好社保接续、医保筹资等工作,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投资1500万元,完成46中学等3所学校改造工程。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抓住我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契机,在全省率先与省教育学院开展合作,共建高质量基础教育实验区,推动我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跃升。加快实施区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提标升级改造,筹建铁西区全民健身中心,创建汉唐水汇国家AAA级景区,持续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积极争取资金改造提升铁西区疾控中心,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促进健康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全力打造平安铁西。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创新开展8890政务便民服务,充分利用“鞍山互动宝”APP,办全、办快、办好群众诉求。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妥善化解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等领域


    安全监管。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打造铁西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七)持之以恒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政府党组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长效,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筑牢思想防线,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规范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提高议案建议、提案办理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打造诚信政府。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依托8890群众诉求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五个平台,全面落实“三个互动体系”建设,坚决贯彻“市委工作法”,按照“三个马上”干部工作法和“三单代会”要求,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全力打造廉洁政府。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巩固扩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全程管控和审计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四风”整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各位代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