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喜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产教融合体建设,实施订单式培训 模式,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建议已收悉,针对您提出的 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专 题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引领,夯实产教融合基础
1. 完善顶层设计:细化订单式培训模式,明确产教融 合体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以及参与各方的责任。设立 产教融合专项工作小组,通过政策宣传、横向联系相关部 门、实地调研等方式,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技能培养过 程。产教融合体涉及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
需要充分挖掘各方协同发展的需求,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 生态系统。各部门之间应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面 的集成优势,实现信息互通、供需匹配。
2.加强统筹协调:协调教育、发改、财政等多部门, 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产教融合发展规划, 协调资源配置,定期评估产教融合体和订单式培训项目的 实施效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我区实际需要 设立相应培训。紧贴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构建以企业需 求为主导的职业人才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交流平台。通过 技能培训的形式,实施“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立联 合互融,推动形成联合培养的新机制。
二 、实施订单式培训模式,搭建多元产教融合体,促 进协同发展
1.精准对接需求,根据需求定制课程:根据产业发展 趋势和企业岗位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以企业实际 项目为导向,共同开发技能培训课程。鼓励企业技术骨干 走进课堂授课,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 结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提升 培训效果,如开展“互联网+智能制造”线上线下融合订单 培训,学生边学理论边参与企业实际项目。
2.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协
议,明确就业岗位、薪资待遇等,企业优先录用订单班学 生,学校跟踪就业情况,确保学生稳定就业。
3.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企业、 职业院校等,围绕行业关键技术和人才需求,组建跨区域 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体负责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 准,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联合培养。
三、深化订单式培训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精准度 精准调研需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调研小组,深入
行业企业,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岗位技能要求和人才需求 规模。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掌握 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培训方案提供依据。
定制培训方案:根据调研结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个 性化的订单式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学 方式、考核标准和就业岗位。培训方案要充分体现企业岗 位需求,融入企业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企业文化。
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 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派优秀教师和技术 骨干组成教学团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 例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 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强化考核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从理
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等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包括考试、实操考核、项目答辩、企业评价等。
四 、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配套措施
1.加强政策支持:加强自身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学习 培训,熟知相关法规政策,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各项政策引 导和支撑。
2.加强技能培训:鼓励学校参加企业技能培训实践, 定期选派培训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 职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产教融合和订单 式培训的成果和优势,转变社会观念,通过线上线下双向 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认可度, 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订单式培训。
鞍山市铁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27日